Search

我們越抗拒的事,越容易來到面前,讓我們學習。

.

缺愛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們越抗拒的事,越容易來到面前,讓我們學習。

.

缺愛症或無愛感經常跟原生家庭有直接關係。學著從內在相信,無論父母親過世或離開、無論父母過去如何對待自己,自己都是一個值得被愛、擁有愛的人。

愛自己有很多方式,願意接納和欣賞自己是一個起點。憂傷或無愛感出現,或自覺不如人、委屈的感覺跑出來時,不要急著進入那樣的劇情裡,不要只想擺脫這種感覺,試著讓自己好好體驗,去接納自己的一切,包括自己的遭遇、自己的生平。接納每次無助時出現的痛苦與悲傷,充分地跟這種感受待在一起,勇敢面對,同時也欣賞那個願意面對和改變的自己。

慢慢地,生命的滋養力量就會源源不絕湧現。

.

學著做一個不被親情挾持的人,安全感要來自內在的自我,而不是外面的他人。不企圖掌握家人,也不須因為擔心害怕,而被家人掌控或情緒勒索。關係再親密也不彼此牽絆,生命才能自由自在。

.

人可能在某些時候因為恐懼、擔心,而做出讓自己內疚懊悔的選擇。一旦知道自己做錯了,我們可以懺悔,但懺悔不是用來批判或打壓自我,把自己打趴在地上,覺得好沒用、好無力。懺悔逝去看到自己錯的地方,願意不再重蹈覆轍,並做出彌補,這樣的心念才能化為願力或動力。

如果只是不斷地批判自己、傷害自己、打壓自己,那並不是真懺悔。否則當我們自我厭棄時,也很難對有類似行為的人起恭敬心,就很難用慈悲或愛去面對這樣的人。

只有願意用慈悲和愛對待這樣的自己,才有能力去愛也同樣犯錯的人。慈悲是來自真正的愛、真正的原諒。

.

食物和睡眠的能量對任何人都很重要。當一個人過勞時,心情絕對好不起來,即使再有修養的人,最後也一定會爆發出來。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,就可能在不自覺中鞭打自己。所以,一定不能犧牲睡眠和飲食,才能讓自己保持在穩定狀態。

.

勇於做自己跟愛自己。每個人都可以溫柔地善待自己,才能真正溫柔地善待他人。

.

摘錄自《#別再說都是為我好》
作者:許瑞云, 陳德中

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 ...

各位朋友,早安:

這是一本溫柔善解的書,上面這些摘錄的文句,散落在各個篇章。從中能感受到作者的慈悲,我也因此有了更為柔軟彈性的心念。

祝願您,能吃好睡好,把自己愛飽飽!

.

歡迎參與贈書直播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videos/2783412031897891

歡迎參考「情緒能量類型」、「愛之語測驗」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posts/297663448388858

.

以上文字摘錄自
《#別再說都是為我好》
情緒能量╳愛的語言╳正念溝通,改變家庭能量動力,化解家人關係難題
博客來 http://bit.ly/03900169-B
誠 品 http://bit.ly/03900169-E
金石堂 http://bit.ly/03900169-K
圓神書活網 http://bit.ly/03900169
※紙電同步熱賣中

作者: 許瑞云, 陳德中

圓神出版.書是活的

許瑞云醫師身心靈養生法

@陳德中的正念天空 - Mindfulness / MBSR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wmbsr

.
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